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常见、基本、应用广泛的治疗性手术。然而传统拔牙方法由于受到技术或器械的局限,容易造成出血、肿胀、神经损伤、牙槽骨破坏等并发症,从而使患者产生“牙科畏惧症”,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1985年“微创”作为一种新的名词在国外被较早提出。1987年Mouret医生利用电子腹腔镜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微创胆囊切除术,微创外科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国际上应用微创拔牙是在关于即刻种植的文献中,但未见其他关于微创拔牙的相关报道。国内,2007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主任胡开进教授团队提出微创拔牙新理念,2010年,胡教授团队在自主研发新型材料,改进微创拔牙技术,改良微创拔牙器械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微创拔牙的“四化”新理念。
1、标准化的器械:“四化”理念微创拔牙淘汰了骨凿、骨锤、传统口镜与牙龈分离器,取而代之的是颊拉钩、骨膜分离器、45度高速外科专用切割机及外科专用金属吸唾器等一系列的现代微创拔牙专用器械。
2、微创化的技术:微创技术拔牙法,则是利用气动牙外科专用手机及车针,采取高速旋转的切割力进行去骨和分牙,没有瞬间冲击力,去骨量明显减少,可对去骨量和分牙策略进行精确的控制。去骨时,术者可根据x线片确定微小的去骨量,尽可能地减少拔牙损伤。
3、规范化的操作:包括规范化的选择和使用口腔局麻方法,规范化的选择和使用拔牙器械及不同牙位、不同难度牙拔除的规范化操作过程。
4、人性化的服务:包括舒适化和安全化。现代拔牙理念,可针对儿童、患有诸如心血管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因心理恐惧而难于接受拔牙手术的患者提供个体化、人性化服务,拔牙前对患者进行身体的综合评估,并对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案和有效的防范手段,减少患者的恐惧与痛苦,降低拔牙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四化”理念微创拔牙自提出后,迅速获得国内同行的认可。2011年成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组,胡开进教授担任组长。至今,“四化”理念微创拔牙不仅在我国多所知名口腔院所广泛开展,并且其理论与临床应用等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规范化教材--《牙及牙槽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化拔牙”可避免大量去骨,有助于保护颞下颌关节,对邻牙及周围组织几乎没有伤害,同时创口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特别在复杂阻生智齿的拔除中具有安全、快捷的特点。
2018年3月10日,胡开进教授为南宁天使口腔的300余名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了微创四化拔牙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的专题讲座。南宁天使口腔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决心继续深入学习、推广应用四化微创拔牙的新理论、新方法,为就诊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